在存量的世界里,我们怎么才能赚钱 营销智库 • 2022年10月10日 下午12:50 • 互联网, 创业思维 • 阅读 368 去年底,自媒体行业带火了“存量世界”这个概念。 啥叫存量世界呢,就是各行各业的市场差不多都给老玩家占完了, 没什么增长空间了。 就好比一个斗兽场,不仅把勇士和野兽关在里面了,而且关的满满当当,转个身都困难的那种,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空间呢? 只有搏杀、残斗、互相撕咬,干掉身边的对手,残酷又冷血。 存量世界 所以自媒体们还喜欢用一个词,叫“存量搏杀”,一听就特别焦虑,一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惨烈感扑面而来——不得不说自媒体造词确实是一绝。 但在一阵焦虑和饥渴之后,在存量的世界里,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他们没说。 于是有了此文。 1.引擎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我们进入了存量的世界,市场的规模不再快速增长了? 因为世界增长的引擎,没有以前那么给力了。 那世界增长的引擎是什么? 是科技。 近百余年来,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超过了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进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科技。 想象一下,假如你身边有一位120岁的老人,他度过的是怎样的一生? 1900年,老人出生时还是清朝,爹妈可能还留着辫子,这一年清政府刚对八国联军宣战,两个月后就被联军打进了北京。 11岁开始,从1911年到1949年,老人先后见证了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在49岁迎来了新中国成立。 1949年之后,老人从吃不饱饭到丰衣足食,从家徒四壁到彩电冰箱。到90年代,老人的孙子和曽孙辈们经历了下岗潮,又在新世纪见证了经济腾飞。 直到最近10年,移动互联网和4G崛起,如果老人身体还硬朗,当他在空调房间里想起了百里之外的曾孙和玄孙时,马上就能拿出手机打开微信,一个视频电话打过去,画面甚至还带了些许美颜。 人间百余年,不仅是沧海变桑田,桑田又变成了高楼、高铁、通信基站……是科技能力大爆炸,带来了生活质量的爆发。 科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样的观点在主流媒体上多次出现过。 我们通常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然后再应用到商业制造(第二产业),制造出的商品又依赖批发、运输、零售、服务等第三产业,走进千家万户,给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提供了发展环境。 科技—>商用—>制造—>第三产业,这是一条常见的商业发展线。 从最早的蒸汽机、交流电,到后来的计算机,过去的百余年是一个科技井喷的时代。一头,科学家在拼命的研发新技术,另一头企业家又在拼命的挖掘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大佬开始发问:如果科技发展的速度停滞了怎么办? 在互联网圈子里,有一个入门级别的知识叫摩尔定律。 什么意思呢?就是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摩尔,早在1965年就发现了一个规律,约每隔18-24个月,计算机的性能将提升一倍。 换言之,每一块钱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 基本上做互联网的,应该都知道这个摩尔定律。 神奇的是,这个规律在提出后的几十年里一直都被验证是有效的。所以你看到,同样的价格买电脑、手机,过几年性能可以提高特别多,就是因为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效率的提升。 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从1971年到2011年,计算机性能提升是可以拟合摩尔定律的。 但问题是,最近几年,摩尔定律开始失效了。 不仅是摩尔定律,很多领域的基础科学都没有特别大的突破。 我们仍然搞不懂量子力学,当下的人工智能和我们想象中的未来科技根本不是一回事,VR技术没有本质性的突破,虽然有5G这种基础设施的改革,但是类似于几十年前的电脑、十几年的智能手机这种新兴科技应用,还一直没有出现。 这就造成一个巨大的问题: 科技水平就是发展的天花板,科技红利失效之后要怎么办? 2.重构 有一种观点认为,存量的世界里,大家是在现有的科技基础上,比拼商业模式的创新。 这话其实没错,看上去也理所应当。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科技红利消失后,我们没有走向商业模式的固化,而是走向了商业模式的创新? 答案很简单,因为存量世界的主旋律,是重构。 如果把科技红利当做一个大金矿,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商人,都是掘金矿的人。 以前科技红利很大,有非常多的商业价值可以挖掘,所以大家推动全球化,一起合作把商业价值的红利挖出来。 你做螺丝做得好,那你就去做螺丝,把螺丝做到效率最高。 我做芯片最棒,我就专门做芯片,再把芯片供应给你组装。 这样一来,大家都是系统中的一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拼命干,有钱一起赚。 科技红利推动了全球化,全球化推动了产业链的专精化。 干着干着,到了最近几年,大家一抬头,发现情况不对了。 市场已经没有增量可挖了,合作共赢的条件已经不成立了,存量世界里大家都是竞争关系。 这时候我要螺丝,发现只有你家有,一个螺丝钉竟然把我难住了,那我就拿芯片威胁你。你那边也不服气啊,我这除了芯片其他都有,我自己也整个芯片以后不就不受这气了? 这就是很多时政自媒体常说的“逆全球化”。 当然花爷不是要跟大家聊时政,我们要从逆全球化的背景里,看出点趋势来。 什么趋势呢?重构的趋势。 当科技的差距被渐渐抹平,市场的增量在不断下降,实力强的国家开始从全球化的链条中慢慢剥离出来,减少对别人的依赖。 那剥离之后干嘛呢?回撤到自己的地盘,拉一帮信得过的小伙伴,局部再重构一个新的闭环系统。 所谓逆全球化,不可能把全球化彻底消灭,本质上是一个存量世界的格局重构的过程。那边川普天天叫嚷着制造业回归,咱们这边大力发展一带一路,你懂吧。 有人要不耐烦了,哎呀,你标题是在存量的世界里赚到钱,说了半天又是科技红利,又是世界格局重构,说了半天跟赚钱有什么关系? 别着急,理解了重构,我们已经离钱很近了。 三、圈层 如果你问,当下让一个品牌迅速崛起的方法有哪些?答案可能是直播、种草、软光……等等等等。 但如果时光倒回到90年代,最牛逼的营销模式是什么? 毫无疑问,一定是到央视买最贵的广告。 1995年开始,央视的黄金时间广告开始招标,往后几年的标王分别是孔府宴酒、秦池酒和爱多VCD。 可能很多花友已经不知道这些牌子了,但是当年这几个品牌火遍了全中国。 孔府宴酒在1994年销售额只有3.5亿,花3000万买了央视广告标王之后,两个月就卖了2.7亿。 1995年秦池全年销售额只有1亿,花6666万买了央视广告标王之后,96年销售额暴涨到9个亿。 为什么当年电视广告效果这么牛逼? 因为90年代,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大家黄金时间看的都是央视,自然也都看一样的广告。 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社会圈层开始急剧分化。 有人看电视,有人看网剧,有人看短视频,有人刷B站,还有人根本不看视频。 随着互联网的存在和商业的发展,不同圈层的消费习惯、圈子、人群属性都完全不一样。除了春晚这种少有的无差别攻击,现在哪家投广告不是精准投放? 社会圈层的分化,其实也是一个重构的过程。 原先经济发展的阶段,生存压力大于精神追求,大家哪怕有点贫富差距,大体也都是在一个大系统内共存。 但现在不一样了,经济增长已经到了瓶颈期,生活条件好了太多了。 不光是贫富阶层开始分化,连穷人和穷人之间、富人和富人之间也开始分化,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圈子,圈层和圈层之间互相都不待见。 我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现在直播带货最火的几个人,淘宝直播李佳琦、薇娅,快手的辛巴、散打哥。 这几个都是年带货上十亿的主,很多人因为不看直播,没有切身感受过顶级带货主播有爆炸。 这么说吧,李佳琦直播5万只口红一上架,三分钟之内就能卖空,一整场直播的团队收入在千万以上。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几个体量如此巨大的带货主播,他们的粉丝也是有圈层隔离的。 比如快手辛巴的很多粉丝,他们压根就不买李佳琦推荐的东西。同样是美妆护肤品,不少辛巴粉丝不买李佳琦的折扣大牌,就要买辛巴的优选贴牌产品。 因为李佳琦不是他们那个圈层的代表,辛巴才是。 最近罗永浩高调宣布要进军电商直播,罗永浩到底能不能成?看他代表的用户圈层就知道了。 罗永浩能成吗?可以。 因为看罗永浩的圈层,很多还没有适应直播带货,罗永浩巧妙的占据了一个新的用户圈层。 罗永浩能干过李佳琦吗?不能。 因为罗永浩代表的用户圈层,无论是消费频次还是消费欲望,都没法跟李佳琦代表的用户圈层比。 在存量的世界里,产品制造和设计已经不再是问题,所有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都变成了:你要瞄准哪些圈层的人群,以及你要怎么触达到这些圈层。 以前我们说到社会圈层,总喜欢用金字塔模型,传统的金字塔模型是这样的,非常周正,边缘是平滑的。 但随着圈层不断重构,这个金字塔被分化的复杂的多。 当你把金字塔放大一看,会发现金字塔看似平滑的边缘,其实全是锯齿。而且越靠上,锯齿的坡度越陡,越靠下锯齿的坡度越缓。 不同的地域、年龄、收入、性格、爱好等等维度,都可能重构出一个新的小圈层,变成金字塔中的一个新的锯齿。 由于存量世界的圈层不断重构,越分越细,这些新的圈层,就是后来者的机会。 比如之前亦仁哥说的抖音案例,老照片修复。 短视频内容很简单,破损的老照片,慢慢恢复成彩色高清的样子。 视觉冲击力强,非常多人留言加微信,修复一张照片的价格几十块钱,如果视频被系统推荐,一天可以接不少单。 那修复照片的实际成本是多少钱呢?其实市面上有非常多修复工具,只不过抖音的用户圈层不知道而已。 归纳一下,这类案例有什么特点? 1.小部分人群有需求。 2.新奇,有创意,视频数据好更容易被系统推荐。 3.成本低,有现成的工具或制作渠道。 4.客单价低,用户购买尝鲜的门槛低。 说白了,其实就是低客单价的定制类需求。 看到这个案例,我马上想到的人群就是情侣,价格不高、定制、节日惊喜,各种条件都满足了。 为了验证,我查了一下情侣头像手绘、沙画制作,这两个定制品类之前在淘宝上都卖的非常好。 果然,抖音已经有人做的不错了。最极端的方法,一边抖音接单,一边去淘宝、制作方下单,商业模式同样可以成立。 由于存量世界的圈层重构实在太多了,让价值在不同的圈层之间流动起来,也是一种价值。 反之,想要在存量中找到机会,最直接的解法,就是了解足够多的圈层。 怎么一篇微信公众号的广告软文,看到好几个号都在发?不怕重复吗? 他不明白,中国人实在太多了,微信用户实在太多了。 上午跟你在群里团购水果的大妈,下午可能开着豪车跟老姐妹喝下午茶。一个广告如果不能把可能存在目标用户的圈层全部击穿,就是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同理,一个人如果不能理解自己以外的圈层,就很难发现圈层以外的机会。 培养商业能力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开眼。 开眼其实不光是讲各行各业赚钱的案例,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去了解背后的圈层和需求。 比如下面这个商城小程序,来自一个预估粉丝不到8万的古琴公众号。 你能想象到有这么多人、花这么多钱去买/租一把古琴吗?你看完之后能够理解他们的需求吗? 如果你理解不了一个圈层,你永远赚不了这个圈层的钱。 问题是你连自己服务的圈层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都不知道,商业模式又何从谈起呢? 四、大钢珠和小钢珠 讲完重构和圈层,最后讲讲流量。 有花友之前问,我们有自己的目标圈层,也有盈利的模式,那我们去哪里找流量获客呢? 很多人对流量是有误解的,他们认为流量是水,完美的覆盖了所有的圈层。 错了,流量是一颗颗大小不一的钢珠。 什么意思呢? 还是拿淘宝直播举例,李佳琦这种大主播,流量大粉丝多,就像一颗巨大的钢珠。 大的流量钢珠会出现什么问题?一定会出现缝隙。如下图,大的流量钢珠落在不同圈层的台阶上,一定会出现大量的缝隙。 而这些缝隙怎么办?用更小的流量钢珠把它填满。 这就是花爷想说的。 因为社会圈层被重构了,一颗颗大钢珠无法覆盖所有圈层,留下了非常多的缝隙,等待小钢珠去填满。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网红、自媒体、主播会越来越多,本质上是因为圈层变多了,需要更多的流量载体去传递价值,填补市场的空隙。 所以你看李佳琦、薇娅、辛巴之类的大主播们,为了填补自己的空白,旗下又签约了很多小主播。在合作时,大主播和小主播打包与品牌方签约,达到完全覆盖市场的效果。 为什么我们要留意小钢珠的流量呢? 因为在两种情况下,小钢珠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 第一种,是市场极度成熟,大钢珠型的流量性价比开始降低,小钢珠虽然粉丝少,但小钢珠的数量多啊。 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知道微博的广告市场已经很成熟了,很多品牌在微博上找明星宣传代言,主要是混个曝光,价格非常贵。 但去年,有一个叫萌芽家的国产电动牙刷品牌,在微博投软广,不投明星,专门找粉丝量不大不小、专业领域里的博主投放。 给你们看下他们内部投放的软文要求,把这类中小博主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这个品牌就靠这一招,从快要倒闭的国产品牌,做到月销售额1300万,ROI做到了1:4,也就是广告投入1块钱,能产出4块钱的销售额。 有人说了,那这些博主虽然不是明星,我也投不起啊,对我还是太贵! 巧用小钢珠的第二种情况,就是创业者和个人在业务初期预算有限的时候。 微博你投不起,那知乎呢? 在知乎,有大把的热门问答,排在前面的答主都是普通学生、白领而已,往他们回答里插个广告的钱,不会也付不起吧? 这样的小钢珠,在抖音、B站、本地论坛等等各种平台里,还有多少? 其实你看最早的拼多多崛起,也是一样的逻辑。当时任谁也想不到会出现第三个电商巨头吧? 没有人注意到下沉圈层的微信群和好友关系,就像不计其数的小钢珠流量,拼多多用低价拼团把这些流量直接引爆了,从下沉圈层开始倒逼上游圈层。 存量的世界里,圈层的重构,带动了流量的重构。 人还是这些人,流量还是这些流量,但每一次重构之后,规则都不同了。在新的世界里理解新的规则,就已经离钱很近了。 五、尾声 现在很难,但相信我,存量世界是中小规模创业者的春天。 虽然我们仍然干不过资本巨头,但幸运的是,巨头无法吞下的、千万百万级别的市场,已经足够满足中小创业者的胃口了。 在存量的世界里,我们怎么才能赚钱。发布者:营销智库,转载请注明出处:码上创客https://www.datongweb.cn/4456.html 创业思维商业知识 赞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营销智库 0 生成海报 网络推广方式有哪些,百度霸屏推广怎么做 上一篇 2022年8月21日 下午6:47 普通人没钱没权,第一桶金大多是靠信息差获利来的 下一篇 2022年10月10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创业思维 认知水平的六个能力层次,认知层次高的人特征 认知水平的六个能力层次,认知层次高的人特征,看看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第一个维度,猴宝宝阶段 对事物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对外界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眼看耳听即为真,不会提问,不会对比,不会参考,会把被灌输的答案与知识不加判断的就奉为真理。 第二个维度,人宝宝阶段 有自我主见与基础逻辑,认为自己依靠搜索无所不知,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未找到同类… 码上创客 2022年5月17日 81800 创业思维 不起眼的生意年赚百万,不起眼暴利的赚钱生意 最近跟合伙人Eason去理发,随口问了一下老板,最近生意怎么样? 老板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自己的生意不温不火,供货的供应商倒是挺赚钱的。 Eason来了兴致,跟他仔细聊了一下。 我在旁边听着,是典型的小商家生意,一直存在,不起眼,但是蛮赚钱的。 1. 理发店的生意,很多人不太了解。 一家小小的理发店,是有很多供应商的。 比如说,洗发水。 理发店用的洗发水,… 营销智库 2022年10月10日 39300 创业思维 商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做生意最本质的核心是什么? 商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做生意最本质的核心是什么? 给到你十个答案。 从经济学的角度,商业的本质是物物交换 从经营学的角度,商业的本质是获取利润。 从管理学的角度,商业的本质是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调度。 从生物学的角度,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不断往食物链顶端流动和汇聚。 从信息网络学的角度,商业的本质是货币经由信息通道不断往信息密度大和信息容量大的地方流动。 从社会学的… 码上创客 2022年5月16日 56800 创业思维 想赚钱,快就是慢,一辈子就搞一件事 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是成为科学家,是登顶珠峰,还是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我猜想应该都不是吧,我们对外表达自我时,往往有两种面貌,一种是真实的自我,一种是他人眼中的自我。 说成为科学家的,往往属于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而真实的自我形象,我没猜错的话,大家估计只有一个想法吧:多搞钱。 多搞钱这个词说出来貌似有点很俗的样子,咱换个说法,大家的想法应该是为社会创造出更… 流量老贼 2022年10月15日 1.6K00 创业思维 赚钱的门路和技巧,怎样学会赚钱的门道 这年头,大家都想搞钱。 可是,绝大多数人,不仅摸不清方向,还不自觉的掉入别人设置的坑,而你自己全然不知。 过去我除了在优联荟里面发帖,指出这样的问题,至于外面的人,我基本懒得说。 因为别人掉坑,和我没任何关系,而且别人掉进去,还少了一些竞争。 但我看了太多人,觉得市面上大部分如果这样学习,那真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 看他们这样走弯路,实在不忍心,不免多说几句… 流量老贼 2022年10月15日 9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