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裁员背后原因,回顾互联网大厂狂奔的20年。
任何一个生态永远都是打压头部,扶持腰部,放任底部。

前两年看到很多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或者大厂的人,大家轻描淡写,讨论的话题基本上都是一件事儿,进来了几笔融资,或者公司快要上市了,然后接下来的话题就变成了哪里的房子不错,哪个牌子的跑车不错,还包括哪里的植发技术不错。
有一种感觉,大厂的互联网民工不管其貌多么不扬,但是加上了大厂的加持,在很多人眼里,尤其是丈母娘眼里,那绝对都是闪闪发光的,仿佛都像锦鲤杨超越一样,马上就要跳龙门了。
可是很多人可能只猜中了开头,没猜到结尾。
昨天听链家的朋友说,他们在内部做了一个形势预警,因为近期好几起合同违约都是因为大厂的员工本来交了定金,但是因为突然被裁了,买房子的事儿就黄了,当市场一片痛骂这些大厂,当年大谈热血梦想,今天却立刻翻脸裁员时,第四季度的财报出来了,地主家竟然也真的经营惨淡。
实际的残酷比道德批判更让人痛苦。
如果你看了第四季度的财报,几乎是绿油油一片亏损,多个互联网巨头的财报都出现了净利大幅下跌或者巨额亏损。比如连小马哥鹅厂赚钱赚到手软的游戏,四季度国内市场竟然只有1%的增长,几乎停滞,相比海外市场倒是有34%的增长。
去年8月游戏限令一出来,腾讯财报显示,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减少了88%,总流水减少了73%。家长们的心头恨可以略略心安一些了,阿里马爸爸的核心电商业务居然首次出现负增长,这可是阿里成立18年来破天荒第一次负增长。
本来很多人回忆里的画风可能含在痛恨的情绪中,比如马爸爸陆家嘴金融论坛上那么嚣张,比如有人说东哥持续的美国之旅总是有人想害朕的剧情仿佛就在昨天,有些人可能还幸灾乐祸于李彦宏一个人在台上的雨中凌乱。
转眼间这些人也在焦头烂额中了。
你看,在自行车上笑的人发现了有人会在宝马车里哭。
不知道诸位大佬看到自己一心谋划的商业帝国现如今难免颓势,内心是何种心情?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好吧,让我先心疼一会儿。尤其是小马哥和马爸爸,这两个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巨头的缔造者,在2021年也遭遇过去十年来的首次亏损。
不止是巨头,其实最近权威机构发布了一张数据图,意思就是说,互联网企业2022年前两个月收入增长了5%,和2021年平均增速21%相比,回落了16%,这才刚刚开始,日子就紧紧巴巴,馒头配咸菜的日子马上就来了。
反而另一方面,实体企业财报却非常抢眼。
茅台2021年净利增长了12%,海尔的年报显示,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7%,增幅创过去十年来的新高,伊利2022年前两个月的公告中显示,公司利润同比增速超过了20%以上。
看起来好像是互联网向下,实体向上。
互联网大厂到底怎么了?
昨天我们说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时代结束了,事实上我觉得这更像是一个与新政赛跑,与反托拉斯赛跑的过程。
互联网大厂从虚拟经济出发,以免费势能吸引大量资本加持,用各种补贴政策,具有海量用户,讲的都是一个故事,等有一天我的用户达到一定的规模,用户对我的依赖性不可替代时,我就可以收费了,我就可以提价了。
过去20年,中国在各个领域诞生了大量极具创造力的,极具颠覆性的互联网企业。提升体验,提升效率,利用网络优势,免费模式对传统产业形成摧枯拉朽般的颠覆。
这一模式狂奔了20年,确实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你看,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被改造得比皇帝还舒服。
你想买什么?上网买,记得你想吃什么,风里雨里立刻就有人送过来,你想去哪儿?动动手指头,车和司机就在眼前了。你无聊了,去刷刷各种段子视频,你买个菜都直接会送到家门口。老百姓衣食住行,所有的一切都在改造中。
在这个用免费模式改造大众生活的道路上,各种互联网大厂玩命狂奔。这个故事对创始人是巨大的挑战。用户端最核心是要不断改造体验,供应端要不断改造效率,资本端是要不断跑马圈地,拉进来多少用户是根本没有强融资能力,这个故事根本玩不转,对同行和对手,最核心是免费模式,补贴模式,看谁比谁更敢烧钱。
这就不得不提互联网免费行为艺术的鼻祖周红衣教主。
周教主首创了杀毒软件免费模式之后,迅速垄断市场,以至于后面有了那场3Q世界大战。周教主的行为艺术获得了互联网的另外一位大咖雷布斯的认可。要知道雷布斯开上大奔的时候,周教主还在街头发传单呢。
所以当雷布斯亲眼目睹了免费的魔法后,终于顿悟,即便你是一只猪,站在这个风口也能飞起来。不过手机嘛,不能真的免费送给大家,赚的还是要赚点儿的。
很多年后,罗永浩学人家不赚钱,交个朋友,赤裸裸的抄袭,文君就没有那么多煽情的客套他直接说我只赚5%,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价格厚道,自然感动人心。
这是雷军和雷布斯的分界点。
从此以后,小米手机所向披靡。
毛主席曾经评价过陈独秀,他说是他让我们这些有共同信念的人聚集到了一起。
雷布斯则是让每一个习惯在电脑上冲浪的人在手机上重新聚集到了一起。周教主和雷布斯的成功,让互联网领域的后起之秀都恍然觉悟,人家那不是行为艺术,人家那是妥妥的商业头脑。
所以你看到了所有互联网大场面,什么百团大战,什么外卖补贴大战,什么砍刀刀免费得,甚至是共享经济和滴滴打车,都有免费的影子,只不过有时是披着补贴的外衣。
那时候大部分的互联网融资叙事都是这样的句式,给我一笔补贴,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当然,后半句是,然后我们关起门来,一起分蛋糕。
十年前的周教主和雷布斯都是少年人,还没有参透所有命运眷顾的东西,都会被暗中标好了价码。
你知道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企业亏损额度到底有多大吗?
滴滴过去前三年分别亏损15000000000元,9700000000元,10600000000元,而2021年前三季度亏损20800000000元。也就是说,滴滴连续四年亏损了56100000000元。
爱奇艺从2015年至2019年合计亏损了32000000000元。
中国共享出行领域2018年一年,OFO亏损了65亿,摩拜亏损了46亿。据不完全统计,共享单车领域亏掉的钱不少于500亿。烧500亿是个什么概念?有人说,如果那是火柴,一根一根的烧,也要烧几百年。
对于一个传统企业来说,这些亏损估计想都不敢想。如果每天睁开眼是按照业绩目标来亏损呢?这日子还怎么过?这心脏怎么受得了?
但是这些互联网领域的创造者一直在造富啊,这是他们一路把亏损坚持到底的。究竟是谁呢?
你知道是资本,为什么投资人那么孤注一掷,全面压上投资人是全世界最聪明的物种?他们难道是为了慈善,为了公共福利,为了给我们补贴而来吗?为了改善你的生活而来吗?当然也不排斥,资本也是有愿景的,但资本的首要职责肯定是逐利,他们为什么愿意不断投钱进去?
因为垄断是全世界最赚钱的生意。
有一个段子说,这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是抢银行和卖白粉,但这些法律都不允许。
但是垄断可是一个模糊地带,有一个和法律政策赛跑的时间和空间,当然这取决于你的速度足够快,一旦垄断达成,你就有可能是上帝。
本来资本的托拉斯梦想马上就要实现,然而在距离地主家的粮食收割还有那么一毫米的时候,各行各业反托拉斯法横空出世。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只能事后做点儿不痛不痒的分析,也不得不感慨,这一盘大棋在快要面临终局时横生变数,风云突变,不论胜败,这些人的想象力和故事也都是了不起的传奇,也都值得我们喝一壶,够我们普通人茶余饭后吹吹大牛,表一表敬意。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裁员在今年这个寒冬肯定是雪上加霜,肯定会让所有家庭的日子都不好过,但是反向过来,这波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无疑会让整个经济有可能在脱虚转实的路上更进一步,你知道资本往哪里流,资源和人才就往哪里流动。无疑过去互联网大厂吸纳了一大批社会精英,那么我们可以想一下,这批人被裁掉后会去哪里,有可能会对哪些领域形成一些改变呢?
好多人说最直接的就是秃顶经济,植发这个产业大概会跌50%,为啥?
因为被996搞秃了的精英们没钱植发了,这估计也是事实。
去年遇到一个小米生态链的创始人,他说他们的产品现在在医美领域简直是降维打击,他们的技术和产品力无人能及,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他们刚刚接受了一批华为才撤下来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原来人家有100个选择都不可能会进到他这个小家电的领域,也不会进他这个中型创业公司,但是一被裁撤,原来的傲气有点儿受打压,然后又被他的真诚所吸引,这些人加入他的产品立刻有了灵魂,这是杀鸡用牛刀的节奏立刻在他的行业里一季绝尘,有了领先性。
看见没裁员风波后,原来那些对你爱答不理的人,现在有机会被你收入囊中,过去那些中小企业望尘莫及的人才,现在有可能跟你一起过日子。其实互联网大佬早就感受到了临冬将至的含义,马爸爸早就公开说过,未来每年阿里会向社会输出1000以上十年左右的阿里人才。
你看同事委婉地描述裁员,马爸爸果然还是流量包装的高手呢。像看过马爸爸作秀的东哥,赶紧秀了一把存在感。东哥裁掉兄弟的时候说,恭喜你毕业了。
不过其实也不能全怪资本,资本还是相信这个故事结局的,因为关起门来分蛋糕这件事儿从商业角度来说是成立的,但是资本也只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他们还是没有反托拉斯法来得更快。
互联网确实也太容易成为托拉斯了,国外的脸书、谷歌、微软都被美的川建国先生从大托拉斯给掰成小托拉斯了,没办法,免费的威力太大,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寸草不生。
不知道创造免费一招鲜的周教主有何感慨?周教主也尝试过很多项目,手机、汽车一个都没落下,前段时间还感慨没有投快手,也是那个为了免费不断贡献财富的金主爸爸。
这两年流行一个金句,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这对资本来说是多么痛的领悟。
互联网企业的每次上市都是富豪批量制造的节点,而补贴作为一种手段,只是把当下的风险向后延迟了而已。补贴不是万能药,更多的是像一种鸡血速效救心丸,喝一次爽一次。
当川建国都要开始召唤全球的实体企业回迁美国的时候,这也是当时政府脱实向虚导致制造业空心化,政府政策矫往过正后的一种调整。
我们出行需要的也需要网络另一端的汽车制造,我们吃饭需要点外卖,也需要网络另一端餐饮的供应链互联网在改造我们的生活,柴米油盐也在改造我们的生活。
未来也许不免费有可能会成为常态,这是互联网必然会回归的理性模式,而我们每个人也得为过去所有的免费买单。
左手是虚,右手事实,共同富裕既是两手融合,也是两手博弈的结果。
说到底,一方面,互联网要回归理性,那意味着免费时代也要回归理性,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生态永远都是打压头部,扶持腰部,放任底部。动物界如此,生物界如此,经济界也是如此,只有既融合又博弈,生态才可能永续。
互联网大厂裁员背后原因,回顾互联网大厂狂奔的20年。发布者:码上创客,转载请注明出处:码上创客https://www.datongweb.cn/4202.html